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XingKong Online Entrance

教职工代表大会相关制度、工作报告

关于印发《马延文同志在第五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的通知

时间:2024-06-11

星空体育官网党委〔202368

关于印发《马延文同志在第五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的通知

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

20231220日,学校召开了第五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院长马延文同志作了题为《奋力践行职业教育新使命,聚力推进事业发展高质量,加快建设工业特色鲜明的一流高职院校》的工作报告,报告全面总结了五年以来学校各项工作成绩和一年来工作的特色亮点,明确提出了未来一段时间工作目标和重点工作。工作报告经本次教代会审议表决通过,现成文下发,请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认真组织学习,抓好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附件:《马延文同志在第五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中共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XingKong Online Entrance委员会

20231229



主题词:五届一次教代会  工作报告  通知

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XingKong Online Entrance党政办公室       20231229日印发


附件:

奋力践行职业教育新使命,聚力推进事业发展高质量

加快建设工业特色鲜明的一流高职院校

 ——在学校五届一次教代会上的工作报告

20231220日)

党委副书记、院长 马延文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学校行政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五年来,在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校上下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踔厉奋发,稳中求进,学校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开创学校发展史上的全新阶段。

(一)党建引领成效显著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党建“双创”引领作用,不断建强干部人才队伍,全面完成“十三五”建设任务,稳步推进“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全面开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学校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被评为省、市文明校园、省智慧校园示范校、省绿色校园、省体育特色学校。

(二)专业建设持续优化

学校按照“适应产业集群,优化专业集群;适应技术发展,优化专业结构;适应企业需求,优化专业平台”的建设思路,实施专业重组、集群建设,组建校级专业群8个,智能控制技术专业群入选国家“双高”专业群建设计划,3个专业群入选江苏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新增专业16个,停招专业9个,开设“3+2”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专业2个、“4+0”高职与本科贯通培养专业2个。

(三)三教改革成果丰硕

对标智能制造高素质技能人才需求,学校创新“三融”培养模式,设计“课岗融通”的课程体系与标准、“德技融汇”的课程内容与教材、“知行融合”的教学方法与评价体系,运用虚拟仿真等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五年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立项国家在线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建设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项,获国家优秀教材建设一等奖1项,学校课程与教学资源逐渐形成特色品牌。

(四)人才培养更加扎实

学校积极推进智慧教学与智能生产全融通,融合智能工厂生产场景与教学场景,建设智能制造综合实训大楼、智能制造数据中心、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打造全域数字化、个性化的智慧教育教学校园环境,实训场地总建筑面积达9万余平,实验实训设备总值2.34亿元,初步建成了一批设施一流、特色鲜明的实训平台,为技术技能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充分保障。五年来,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互联网+、挑战杯等赛事中获国家级奖项21项、省级奖项129项,获省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一等奖4项。学生升本率达21%

(五)思政育人全面开展

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工作体系,加强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制定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和新时代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开展“星空体育官网大讲堂”“辅导员开讲吧”等思政教育品牌活动,学校连续获评江苏省第五届“马克思主义青年说”系列活动优秀组织奖。五年来,获评省先进班集体10个,省三好学生25名,省优秀学生干部14名,省最美职校生6名,省大学生抗疫先进个人2名,4名学生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六)招生就业稳中有升

根据市场需求和就业趋势,科学编制招生计划,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生源质量稳步提升。我校招生范围已由201920个省份扩大至2023年的29个省份,年招生录取数由3128人增长至3449人,目前在校生规模为9453人。学校把毕业生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全员推进就业工作,多渠道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学校每年为毕业生提供9000余个优质岗位。2020年以来,毕业生年终就业去向落实率均超过95%2022年增长至97%。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率均超过98%

(七)师资队伍持续建强

学校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系统加强组织领导、师德建设、引进培养、评价改革、服务保障等工作。五年来,引进博士及高层次人才101名,建设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2个,省市级平台和工作室4个。学校获评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各类省级优秀教师团队10个,获得省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8项,获评全国技术能手1名、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省教学名师1名、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三层次人才9名、省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44名。

(八)科技创新不断增强

建设国家级产教协同创新中心、江苏高等职业院校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健全科研激励机制,修订科研项目及经费管理制度,激活校内外科技创新资源。五年来,新增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2个,入选江苏省科技副总23名,省产业教授22名。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项,立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社科基金项目以及省高校自然科学项目20余项,科研到账经费达3700万元,授权知识产权728项,科技成果转化140项,发表高质量论文205篇。

(九)校企合作稳步推进

学校持续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模式,打造“四位一体”产教融合创新平台,2020年学校牵头苏州智能制造职业教育集团申报并成功入选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2021年学校牵头组建苏州智能制造产教融合联合体。研制《双元制职业教育企业学院建立与运行规范》苏州地方标准并在全市推广,4个企业学院获评苏州市优秀企业学院。立足服务地方企业,打造校企合作品牌项目,入选省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8家。

(十)国际交流有力拓展

 “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基地”“工业物联网基地”获批教育部“未来技术技能与人文交流人才国际训练基地”项目。入选江苏省“十四五”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培育)专业1个。师生参加“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30多项,获得金牌(金奖)2项、总决赛一等奖10项。1300余名学生获得国际职业资格认证证书。与俄罗斯、越南等国家高校签订校际合作协议,开展线上线下双向合作交流。携手本地企业开展职业培训,加快落实海外培训基地建设。

(十一)学校治理不断完善

学校严格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认真执行学校章程,充分发挥工会、妇联、共青团、关工委等群团组织作用,进一步发挥学术委员会功能,坚持依法治校、民主治校。设立校领导接访日、校领导信箱,实行校务信息公开,不断健全办学治校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修订党政制度性文件71件。五年来,维修改造教学楼、报告厅、医务室,新建学生公寓2栋,维修改造学生公寓14栋,为所有宿舍配备“空气能淋浴系统”,建设完成网络数据中心、智慧教学平台、校园一张网、网上办事大厅等,为师生员工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完成食堂改造,丰富菜品选择,加强食品安全。丰富图书馆藏资源,更新教室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不断美化校园风貌,推进绿色校园建设,增建校园文体设施、文化景观。

五年来,学校高质量发展办学成果和典型经验,通过新闻媒体、论坛、会议进行了多途径展示宣传,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新华日报、苏州日报等主流媒体发布宣传报道396篇,其中深度报道174篇。

各位代表,在过去的五年我们还打赢了艰苦卓绝的新冠疫情防控战。大家克服了重重困难,做出了种种牺牲,才取得了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兢兢业业、辛勤耕耘、团结拼搏的全体师生员工,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即将过去的2023年,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双高”建设的验收冲刺之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目标,凝聚建功新征程的坚定决心,全面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这一年,加快优化师资结构,以“第一资源”保障育人根本。以教师创新团队建设为抓手,设立人才工程,释放人才活力。学校先后出台《“苏工大师”人才计划实施办法》《教职工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管理办法》等政策制度,健全落实人才“引育留用”发展机制。学校再次入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再次获评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学校教师获评全国技术能手,12本教材立项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先后获批江苏省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江苏省第一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项目、江苏省职业教育智能制造装备技术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2023年金平果高职院校排行榜中我校装备制造类专业跃升全国第23名,排名进入前3%

这一年,扎实推进校企合作,以“必由之路”打通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学校与江苏第三代半导体研究院有限公司、苏州华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成立苏州首个集成电路产业学院,入选工信部“先进半导体专精特新产业学院”,校企共建生产性校中厂“先进半导体测试基地”和“先进半导体设计与应用”产学研平台。学校与世界顶尖精密加工企业乔治费歇尔精密机床有限公司共建全国最大GF智能制造创新实践基地,与全球著名的精密仪器制造商德国卡尔·蔡司共建蔡司工业质量解决方案应用示范教学培训基地。合作企业共投入设备价值超6000万元,派驻一线工程师10余人,为学校发展提供新动能。

这一年,稳步提高科技创新,以“第一动力”激活社会服务责任担当。聚焦智能制造领域,开展技术研发与应用服务。学校获批江苏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江苏高等职业院校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获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苏州市首批基础研究计划前沿技术研究项目各1项。学校成立新产业发展研究院(苏工智库),融合政、行、校、企四方智慧合力,促进苏州产业与职业教育融合协同发展。全年实现知识产权转化51项。科技服务到账经费1022万元,同比去年提高近20%,社会培训收入达673万元,同比去年翻了一番。

这一年,积极开拓国际交流,以“桥梁纽带”拓展更大发展空间。学校与俄罗斯库兹巴斯国立技术大学共建“中俄国际交流与实践基地”,组建师生研修班完成《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项目培训任务;与越南河内工业职业大专学校、苏州富纳艾尔科技越南有限公司签署国际化智能制造人才培养项目合作备忘录,共建富纳-星空体育官网越南“郑和学院”;完成冈比亚国家职业标准“机电一体化”技术员NTA7和“智能物联网”技术员NTA5的研制和国际认证;承接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印尼工业化职业培训项目,开设物联网与机械工程专业培训班,培训印尼学员65名。

二、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

过去的五年,学校的建设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跨越性的成绩。但是对照苏州市委市政府的期望和师生员工的期盼还有一些差距。作为市属院校,我们要立足苏州制造之城、创新之城、开放之城、人文之城的定位,建设专业方向更明、专业水平更高、产业支撑能力更强、科技创新活力更足、开放融合程度更深的现代化高职院校,以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全面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下一阶段,我们要紧紧围绕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认真调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科学分析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以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野,加快学校顶层设计。以“聚焦苏州智能制造产业、服务智能工厂车间、培育智慧工匠人才”为建设思路,以高质量发展服务苏州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和苏州“制造名城”建设,全面提升学校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服务能力与贡献指数。

未来一段时期,我们要分阶段推进的工作目标是:

第一阶段(2023-2024年):全面完成首轮“双高计划”建设任务并通过验收,获批新一轮“双高计划”专业群建设项目;

第二阶段(2025-2030年):瞄准苏州优势产业,聚焦产教深度融合,深化教育改革和品牌建设,建成国内知名区域领先的高职院校;

第三阶段(2030-2035年):做精做强职教本科专业,深入推进国际高教合作,建设工业特色鲜明的一流高职院校。

三、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提升学校治理能力

深化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统一于教育全过程。提高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依法治校能力,不断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教代会、工代会、学代会作用,保障师生员工民主权利。完善校务公开、财务公开、审计监督工作,加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维护好校园安全稳定及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

(二)构建三全育人体系,推进铸魂育人工程

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建强马克思主义学院,选优配强思政工作团队。制定出台学校“三全育人”工作实施方案,统筹推进“五育”并举,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学校办学治校全过程,持续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构建学校“大思政”育人格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开好心理健康课程,不断完善心理育人工作体系。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用好地域红色资源,立足区域特色文化,深入开展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校园文化活动,滋养师生心灵,涵育师生品行,建设和谐校园。

(三)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实施人才强校工程

全面落实师德师风建设任务,建立健全师德师风督查制度,树立先进典型,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健全高层次人才工作机制,打造教师创新团队建设品牌,引育高水平人才队伍,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着力提升教师队伍“双师”能力,完善专任教师实践管理制度,引导骨干教师深入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有效提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不断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完善教师队伍岗位聘任、职称评审和奖励激励制度,激发教师发展活力,努力构建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高校教师队伍。

(四)持续建强专业集群,支撑产业创新发展

做优做强智能制造专业集群,发挥高水平专业群示范辐射作用,推进学校专业集群转型升级。完善高水平专业内涵建设评价机制,建设对接“紧缺人才、关键技术”的育训研创服务体系,积极开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质量工程项目建设,打造高质量教学与创新实践平台,推进5G全连接工厂、生产性工厂、共享虚仿基地等实训基地建设,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引领改革样板”。发挥智能制造专业优势,面向普通教育,建设开放共享的智能制造职业体验中心,增加“3+2”“4+0”等职普融通项目,切实采取有效手段提高学生升本率。

(五)培养现代“智慧工匠”,打造苏工人才样板

以先进半导体专精特新产业学院、GF智能制造创新实践基地、蔡司工业质量解决方案等应用示范教学培训基地为试点样板,推行“人才共育,专业共建,资源共享,科研共促,师资共培”的产教融合育人机制,与行业企业共商“智慧工匠”人才培养标准、共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一大批的智慧型工匠。成立专门机构,系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数以百计的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形成“人到苏工必有为”的人才培养品牌,提升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创业、留苏安家落户的内在动力。

(六)建设现代科技创新体系,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等产业核心环节和关键技术,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服务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研发。提升国家级产教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众创空间等产学研平台服务能力,培育科研领军人才和团队,加快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成果的产出。推进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建设,筹建技术转移中心,促进高质量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持新产业发展研究院(苏工智库)建设,积极产出决策咨询研究成果。提高国家自科基金、省自科基金的申报数,力争省部级以上项目不断线,教师纵横向科研经费总量超过5000万元。

(七)持续深化校企合作,拓展多元办学新模式

依托智能制造职教集团、产教融合联合体、优秀企业学院、新型产业学院,聚焦“苏州智造”,重点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精密制造、工业互联网、集成电路等校企合作高地,在市、区产业强链补链延链中发挥重要作用,打造政府看得见、行业用得上、学校出成效、师生能受益的产教融合新样板。用好生产性校中厂“关键一招”,做大增量、做优存量,围绕协同育人机制改革,按照“一院一品牌”,探索建立多元院系、专业办学苏工模式。

(八)拓展国际职教市场,打开国际合作新局面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发力,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开展合作办学,与俄罗斯库兹巴斯国立技术大学等院校开展师生海外实践、科技文化交流、中外合作办学、博士联合培养等。服务苏州企业“一带一路”海外生产基地需求,聚焦国际化技能人才培养,对接领先企业,联合拓展海内外资源,建设国际标准产业学院。与苏州富纳艾尔科技公司合作,在越南等国家共建“郑和学院”、苏工“海外分院”,开发国际专业与课程标准,开展国际化高端人才培训,为“走出去”中资企业提供高素质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不断提升我校国际化办学水平。

(九)推动继续教育转型,打响社会服务新品牌

积极推进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协同创新,构建继续教育新发展格局,构建社会服务综合体系。完善继续教育管理服务机制建设,稳步扩大学历继续教育规模,不断推动学历继续教育质量提升。推动继续教育重心向培训事业转型,大力实施“送教入企、送技进企”,进一步提高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能力,带动学校社会服务收入稳步增长。到2026年成教在校生达到9000人,面向行业企业和社会开展职业培训人次达到在校生规模的2倍,各类继续服务收入达到1000万元。

(十)优化改善办学条件,持续增进师生福祉

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提升校园硬件设施水平和校园文化软实力。大力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工作,为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教育管理升级赋能。持续开展校园规划建设,逐年推进学生生活条件提升改善、教学实训楼宇维修改造、校园运动场地场馆维修改造、校园绿化美化等项目,有效提升师生满意度。深化与属地教育部门合作,解决教职工子女入学的后顾之忧。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教职工收入水平稳步提升,不断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加强对学校办学特色办学成效的主流媒体宣传,有效提升学校的社会关注度和美誉度。

各位代表,向阳而生创辉煌,精工笃行谱新篇。星空体育官网深耕职业教育已有二十载,面向新时代的发展任务,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奋力践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光荣使命,着力推进专业链、人才链、创新链与苏州智能制造产业链的有效对接,加快建设成为与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地位相匹配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

1



返回原图
/

 

XML 地图